斜
太極拳中,掤、野馬分鬃與斜飛式的區別
在楊式太極拳架中
掤、野馬分鬃與斜飛式的架勢很類似
在實用上是否相同或者有所不同?這三個架式的功用在哪裡?另外野馬分鬃與斜飛式出手時
手由上抱拳手的下方或是靠身體內側出去?
版大您很細心
提出這個問題
試著回答:問:在楊式太極拳架中
掤、野馬分鬃與斜飛式的架勢很類似
在實用上是否相同或者有所不同?這三個架式的功用在哪裡?答:1.說明三式架勢如下攬雀尾左掤:由前式
將重心移交左腳
腰胯右轉
右腳跟點地
右臂隨腰轉提起與胸齊手心向下
左手盪至右胯旁手心朝上
重心移至右腳
雙手心相對。
左腳跟提起向前直踏一步
漸漸坐實
左手隨腰胯提起掤出與胸齊手心朝內
右手下降於右腿旁掌心下按
身體轉正南面
左膝蓋止於腳尖垂直線
將重心貫注左湧泉穴之左弓箭步。
攬雀尾右掤:由前式
將右腰胯放鬆
向左前推移
將重心交予左腳右腳跟提起
右手亦即隨腰向左翻轉
手心朝上置於左胯旁
左手覆腕與右手相合抱
右腳提起腳跟踏至腳尖之處漸漸踏實
左腳尖隨腰轉向內扣45度
右臂上掤手心朝內與胸齊
左手立掌隨腰轉向前推與右手相對約距15公分。
斜飛式:由前式
先鬆右腰使與左胯相合
左手後盪翻上
右手降落合於左胯側與左手成合抱形
復提起右腿向右後隅角踏上一大步
兩足開展距離約170度
重心移至右腿屈膝坐實
右手掌心朝上
隨腰胯之轉動
由下斜上開展掤出
左腕亦隨降落合於左胯旁
左腳尖內扣。
野馬分鬃:由前式
先鬆右腰使與左胯相合
左手翻上
右手降落合於左胯側與左手成合抱形
復提起右腿向前踏上一大步
重心移至右腿屈膝坐實
右手掌心朝上
隨腰胯之轉動
由下斜上開展掤出至肩
左腕亦隨降落合於左胯旁
左腳尖內扣。
2.說明三式用法如下攬雀尾右掤:以左手採敵來腕
以右手背擊敵
繼以右手掤化敵人攻我中部來拳
或藉以掤擋敵人。
斜飛式:用法1:左手採敵右手腕不放
右手背取敵「將台穴」或面門。
用法2:左手採敵右手腕
右手背掤敵腋窩時
左手放開將敵拋離。
野馬分鬃:用法與斜飛式用法2相似;左手採敵右手腕
右手背掤敵腋窩時
左手不放開。
左式也是相同用法換手而已。
問:另外野馬分鬃與斜飛式出手時
手由上抱拳手的下方或是靠身體內側出去? 答:野馬分鬃出手時
手由上抱掌手的下方出去;斜飛用法1說明:斜飛式出手時
手由上抱掌手的是靠身體內側出去。
斜飛用法2說明:斜飛式出手時
手由上抱掌手的下方內側出去。
總結:掤、野馬分鬃與斜飛式的架勢很類似
不離原則掤在胸前
野馬分鬃在肩
斜飛式過肩。
掤不要掤到對方身上去
履不要履到自己身上來。
太極拳派別不同
架勢隨之而異
用法也各不相同
僅供參考。
版大很細心
也很有求知慾望我把一些心得與您分享:後兩招的動作很像
但是發的勁不一樣用比較容易懂得運動跟您說明:國標舞中
常常看到漂亮的女生以後仰的姿勢半躺在男伴的右臂上
含情脈脈。
想像一下
這時
如果男伴將右腳猛然向右跨出
右手往斜後方帶
您會看到什麼情況?那就是斜飛囉!
另一個野馬分鬃
這招也是需要一點想像力:有沒有看過西部片?訓馬師在調教野馬時
野馬常常會猛力甩頭
脖子後的鬃毛就會飄逸的飄來飄去。
現在請您運用一向想像力
如果那個訓馬師的屁股剛好靠在欄杆上
而被那野馬甩頭之勢撥出欄杆
那是什麼情景?那就是野馬分鬃囉!
所以斜飛式的最後一個動作是捋勁。
(右捋)野馬分鬃最後一個動作是列勁。
(右手與右腳相合所產生的列勁)最後一個『掤』
因為我打的跟您有很大的不同
很難解釋清楚
請您參考樓上的就很好了。
(或您有興趣
到我部落格裡來聊聊!
!
)
太極拳掤
俗稱掤手
是周身望外開掤之勁力。
如東西、物體全面膨脹。
乃手之先鋒
伸手均會採取棚力接應。
野馬分鬃原始名叫
留言列表